进入主站
About Us
首页 > 中心概况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ABOUT US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正局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全国六大区中心之一。2006年经中编办批复由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组建于1962年)更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同时保留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2017年6月经中编办批复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名为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主要承担西北地区地质调查、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相关综合研究工作,承担区域内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和监管工作,承担地质调查资料和数据的社会公益性服务工作。工作区域包括陕、甘、宁、青、新和内蒙西部及中国西部周边国家。

主要业务领域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地质、能源地质、水文与环境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深部地质、境外地质、遥感地球化学、实验测试、地质信息等。现有1个国际研究中心(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2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5个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中志留统底界层型剖面—陕西紫阳、地下水与生态—陕西榆林、黄土崩滑灾害—陕西延安、矿山地质环境—陕西潼关、黄土崩滑灾害—甘肃永靖),1个自然资源部科普基地(陕西紫阳中志留统底界层型剖面),1个自然资源部检测中心(西北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1个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业务中心(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2个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重点实验室(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北方古生界油气地质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水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6年通过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整合型国际标准管理体系认证。

中心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联办有博士、硕士培养点,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长安大学等联建有研究生培养基地。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挪威、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及中亚、西亚、南亚、东欧等国家和地区有广泛的业务合作关系。主办的《西北地质》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60余年来,先后完成国家和地方各类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项目80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等科技奖项160余项、专利32项。其中,中心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完成的“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同时团队荣获“陕西省优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南疆地区大型资源基地调查团队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项目组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授予“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创新团队荣获“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干旱区地下水文过程与地表生生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荣获“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截止2019年,有1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李四光地质科技奖;1人入选自然资源部百人计划、2人入选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3人荣获自然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2人入选自然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1人获中国地质学会黄汲清奖、1人获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侯德封奖、6人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人获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人聘为“三秦学者”、6人入选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0人荣获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9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3人获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人才、6人获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人才、1人获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高层次创新人才、5人获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年地质英才称号、2人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青年。多次获得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陕西省委科技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10年获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中心坚持“支撑国家、服务社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保障资源、保护生态”的管理方针,积极践行“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新时代地质文化,力争早日建成世界一流新型大区地质调查机构。